赵雷似乎看出了我心中的担忧,不由拍了拍我的肩膀,安慰道:“你不用太担忧了,我想他应该不会有事的。”
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认为?
他笑了笑:“因为我觉得他之所以一去这么长时间没有回来,很有可能人不在国内了。”
“不在国内?那会去哪里了?”我有些诧异。
赵雷道:“人很可能在海上!”
“在海上?”
我们大家皆是一愣。
赵雷道:“是啊,因为你爷爷近些年一直在研究和考证《山海经》里的各种记载和传说的真实性,我想你爷爷肯定是想通过《山海经》关于扶桑神树的记载,来寻找仙境。而在《山海经》及其它一些古籍里,记载的扶桑神树都是在海上。”
听到这话,我恍然大悟。
对于《山海经》关于扶桑神树的记载,我倒也还记得。
《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汤谷即“旸谷”,神话传说中太阳升起之处。十日所浴,指的是十个太阳洗澡的地方。黑齿,指黑齿国。
整句话解释成白话,就是说:黑齿国的的地方,位于黑齿国的北面。
关于扶桑的来历,古文献多有记载。
汉代文学家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扶桑,在东海之东岸,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广狭浩瀚,与东海等。扶桑在碧海之中,地多林木,叶皆如桑,长者数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
《山海经.大荒南经》描述:“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
根据《山海经》等古籍记载看,扶桑生长所在或东海之东的碧海中,或海外以东的汤谷亦或大荒之东的汤谷,但无论其方位公认为东方的某一处海域。
也就是说,如果爷爷是根据《山海经》里的线索去寻找仙境的话,那他就十有八九真如赵雷所说的那样,去了海上。
而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寻找一处所有人都不知道具体位置的所谓汤谷的地方,这就等于在大海里捞针一样,用个一年半载的时间,还真就太正常不过了。
想到这里,我不由略松了口气。
“其实你没必要去想这些,如今仙境的线索,很可能就在这里面,只要我们找到神殿,应该就能知道仙境究竟在何处了。或许,我们可以一起去寻找这个仙境,你说呢?”赵雷说着这话的同时,转头年向我……
gu903();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