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盟约_明末凶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77kkan.com

gu903();没人能明白苏普林城堡谈判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总之,沃尔康和洛泰尔的会面,将东西方碰撞提前了百年,这种碰撞不同于几百年前蒙古人的远征,这是一种带着占有、掠夺的扩张思维的碰撞,而蒙古人的远征少了太多占有,仅仅是简单的掠夺,缺少许多成熟的规划。

崇祯六年,洛泰尔和代表着波耶贵族利益的沙皇沃尔康在萨克森公国苏普林城堡签订了一份盟约,史称“苏普林东扩纲要”,这份纲要直接改变了世界进程,让整个东西方世界产生了第一次大碰撞,其结果是让战乱席卷了东西方好几个国家。当然,此时的洛泰尔等人根本不知道这份盟约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而遥远的大明也对此毫无知觉。

大明朝云府,自从西伯利亚战事开启之后,铁墨便一直有着很深的忧虑。

其实他已经考虑过许久了,随着沙俄士兵征战叶尼塞河,想要的和平还能得到么?至少,铁墨认为,从后世局势来看,为了未来考虑,需要彻底打败沙俄人打疼才行,只是眼下大明朝国内的情况,似乎有些不现实。

当铁墨决定在叶尼塞河附近建城厚,云府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是非常快的。

叶尼塞河沿岸的两座城池正在紧急修建中,随着晋北军美好的西伯利亚移民政策,再加上优厚的酬劳,许多百姓自愿加入到建城行列之中。米努辛斯克高原北面,蔚蓝城场面热闹,为了能让蔚蓝城尽快完工,阿克赛斯将自己领地的青壮全部派了过来,再加上许多百姓的支持,双方合作之下,蔚蓝城的修建速度要比北塞河城快了许多。

阿克赛斯看着眼前还未成型的城池,心中一股豪气冲天而起,按照现在的进度,到不了明年,估计蔚蓝城就可以建成了,到时米努辛斯克人也有了自己的城池,只有跟大明百姓真正的居住在一起,才会成为真正的天朝百姓。

为了修建蔚蓝城,西伯利亚人可谓是军民一心,许多晋北军士兵都放弃休息,主动跑过来帮忙修城。王庭玉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入军当兵也才两个年头,他是个年轻的士兵,虽然没有建立过什么大的功劳,但从来没放弃过希望,他觉得自己一定可以在西伯利亚建立一番功业,追逐先辈荣光的。临近傍晚,王庭玉实在累得够呛,跑到河边休息下,躺在草地上,处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中。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感觉到一丝异样,身下的草地竟然轻轻颤抖起来,而且颤抖的越来越厉害,到了最后大地也跟着震动起来。

王庭玉太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了,只有大量骑兵一起奔腾时,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可是,在叶尼塞河附近,从来没听说自己人有什么大的军事行动,那么来的一定是敌人了。王庭玉连滚带爬的站起身,拖着铁锹呼哧呼哧的朝蔚蓝城跑去,“蒙将军有敌袭大量的骑兵”

崇祯六年注定不会太平静,就在蔚蓝城修建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沙俄和神圣罗马组成的联军杀到了叶尼塞河。由于在此之前,经历过一场大战,斯拉夫人也再没有向东推进过,所有人都以为斯拉夫人默认了现实,再加上西伯利亚军民忙着修城,更没有太多注意力留心叶尼塞河以西的情况。

联军以铁锤骑兵团和帝国第二骑兵团为先锋,由于是清一色的骑兵冲锋,速度奇快,驻守蔚蓝城的晋北军和米努辛斯克人还没组织好防御,联军骑兵就越过了叶尼塞河。驻守西伯利亚的骑兵大多驻扎在泰梅尔高原上,在蔚蓝城一带真正拥有战斗力的,只有蒙乾率领的三千步卒。三千步卒面临两万多联军骑兵的冲击,结果可想而知。

蒙乾率众于蔚蓝城西面布防,为了让百姓安然撤离,三千多晋北军步卒加上几百米努辛斯克青壮艰难的抵抗着。在强大的力量面前,蒙乾最终没能抵住联军骑兵的疯狂进攻,仅仅一刻钟时间,蒙乾所部便被打垮,蒙乾本人也战死在蔚蓝城郊外草原上。

突破蒙乾所部后,联军奇兵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追上了四处逃散的百姓。为了修建蔚蓝城,大宋军民近三万多人来到这里,这一刻,联军骑兵的钢刀,注定会制造一场血腥屠戮。大量百姓以及米努辛斯克人拼命的逃亡,可是哪里赶得上骑兵,嗜血狂暴的斯拉夫人眼中是没有平民与士兵之分的,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暴力,一种复仇,泰梅尔高原上的失败,要从这里找回来。

德意志人疯狂追逐,他们要用手中武器,展示神圣罗马的强大,帝国的热血,一定要传到遥远的东方。

蔚蓝城外,为修建好的城池凄凉破落,夕阳的余晖洒落一片,映红了脚下的大地,血水灌溉,生灵幽怨。

崇祯六年十一月初,在西伯利亚爆发了一次震惊世人的时间,斯拉夫人和德意志人组成的联军越过叶尼塞河,在打下未建成的蔚蓝城之后,迅速对东面和南面的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突袭,沿途米努辛斯克人、图拉人、埃文基人、汉人全都遭到了联军的侵扰。

这一次交锋,再次展现了中世纪西方世界的野蛮,无数平民倒在联军的马蹄下,整个叶尼塞河下游地区哀鸿遍野,尸体散落的到处都是,其中米努辛斯克人近乎一半百姓被杀,阿克赛斯的城堡也被攻陷。联军来势凶猛,当图拉城和西伯利亚城集结联军于西面进行阻击的时候,已经是两天以后了。

gu903();


      手机版阅读网址:77kkan.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