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经济情况_生活,生下来,活下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77kkan.com

自从2020年初开始,今年已经时第五个年头了,前三年时自己主动实施管控,后两年的破坏性更大,外部环境更趋恶劣,全面脱钩、制裁、局部战争、加息等;房地产过度管控、教培双减造成的后遗症是,内部消费萎靡,内循环不畅,产能过剩,失业率高企,各行业普遍萧条。

一、当下面临严重的通缩

官方说中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一切在疫情后逐步复苏,但实际情况是债务重压。社会上虽然资金充裕,但政府、企业和民众都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虽然社会不缺资金,但很多人资本充足,却不愿意投资或消费,只是存着资金,以备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地方债和城投债的长期压力,使得政府负担沉重。

企业经历了三年疫情考验,经营负担极大,而民众则因为房贷、信用卡债务等每月都要偿还大量收入。工业企业的利润大幅下滑,在各类企业中,民企的利润降幅最大,超过均值。民企主要是提供民众生活消费品的,而国企大多为垄断行业或装备制造企业。

民企利润大幅下降,反映了内需严重下滑,内需下滑的出发点是疫情,但非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居民债务比例过高,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已经超过60%,国际清算银行估算中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甚至达到了70%。

在过去40年里,我国经济遇到困难时,往往是通过向企业提供贷款来缓解,而过去几十年大不相同。今年的问题是百姓手里没钱,传统的解决措施已经失效。如果依旧通过刺激就业和发放贷款来振兴经济,这一策略显然不会有明显作用。去年发放28万亿贷款,但GDP仅增长了7万亿,大部分贷款根本没有流入消费领域。

大量修建的房子和生产商品,最终销售出去的只是少数。如果没有疫情,居民的消费降级或许和减少支出可能会延后几年才会出现。然而,正是因为疫情的爆发,这种情况被提前引发,债务危机也随之提前暴露。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主要可以分为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部分。投资又分为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政府投资中很大一部分是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投资主要表现为扩建和房地产买地。

过去二十年,出口有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升级,从最初的低端工业制品和服装转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中高端产品。因美国加息,出口增速难以大幅提高,而地方债的增加,导致基建投资增速放缓。

消费,尤其是房地产消费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基本消费品甚至陷入通缩局面。这三大领域全部受阻,前景黯淡,至少中期看如此。问题的源头是全球高负债,可能引发经济衰退。这次危机与几十年来遇到的情况截然不同,以往的问题更多是由于生产力不足或外贸引发的经济困境。

本次通缩是典型的由房地产和过高的房贷引发的问题,与日本九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1925年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以及2008年的次贷危机有着相似之处,国外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经验可供参考,但我国依然有可能步入类似的困境。人类历史表明,面对利益时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是特殊的,但事实是没有谁真正特殊。

有人会建议开启印钞机,实行中国版QE(量化宽松),在生产端实行QE没有问题,但消费端只能通过直接向民众发钱来解决。以往的应对方式是通过向企业发放贷款,以创造就业岗位,地方政府则通过基建项目提供更多工作机会,使劳动者获得收入,然后再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当前的难点在于生产出来的房地产商品无人购买,若继续扩大生产只会产出更多卖不出去的房产。

因民众负债过高,他们不敢消费,即使能免除部分债务,若无法帮助民众度过债务危机,根本无法化解问题的源头。地方政府早些年通过负债进行基建,当时被称为基建狂魔,许多人对债务并不敏感,认为未来可以通过通货膨胀来抵消债务问题。从长期来看,这种思路是可行的。但眼前的难关却很难迈过去,没有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隐形的地方债务压力难以缓解,利息偿还成了沉重的负担,甚至到了公交、铁都无法支付费用的地步。这不仅是政府层面的问题,也是企业层面的问题。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只能通过降价来打价格战,譬如汽车价格战,地方政府禁止房地产公司降价销售,房产企业就以赠送车位、家电、装修、物业费等形式变相降价,已达到促销的目的。企业利润下降,随之而来的是降薪和裁员,失业率明显上升,新招员工的岗位减少。

二、失业率上升的根源

本次通缩与过往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新的增长点可供依赖。过去二十年里,无论是2008年,还是2016年的困难时期,互联网行业都保持了蓬勃发展。今年互联网企业的增长触顶,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只能在现有市场上博弈,主要是通过价格战进行竞争,这将是一个非常激烈的过程。

从个人层面看,许多居民负债累累,尤其是房贷、车贷和信用卡贷款。经过三年的疫情,许多人主动减少支出,居民部门的杠杆率过高,账面数据显示,已经达到60%的警戒线,但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水平。因为,存款的分布高度集中,许多居民并没有多少储蓄,正如今年面临的挑战,与过去几十年大不相同。依赖传统方式很难解决,两年前全面压制教培行业、五年前开始全面打压房地产业,现在反思这些方法都是不恰当的,这是涉及数百万人就业的行业。

制造业和农业,仅需要少量劳动力就能满足全社会的需求。作为全球制造中心,我国对制造业工人的需求比例并不高,特别是排除基建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的从业者之后,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少数人就能生产足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多余劳动力的安置只能依靠服务业来提供就业机会。近年来涌现的服务业,实际上为大量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快递、美团、滴滴、直播、教培等行业,都是过去十几年内兴起的。服务业人数总计已经超过八千万,是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来源。

实体经济很重要,问题是解决生产能力,服务业能满足就业需求。如今的问题不是实体经济过剩,资金也不缺,缺的是消费需求,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掉,企业却想扩大生产,继续制造。


      手机版阅读网址:77kkan.com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