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当清兵入城,“建人惊觉,各归纵火焚其居”,“先聚妇女于其中,俟焰炽,然后以身跃入。”
全城百姓焚城相抗,满清进城之后又对这些人进行屠杀,最后全城十万人只活下来几百个,几乎全是因作战受伤而无力自尽的残兵,“有手无足、有足无手者”约一二百,全身而活者不过二三百。所效忠的南明隆武皇帝都死了,建宁城还在死守,从头至尾,全城就没有一丝媾和投降的念头。
其实大明对这群福建人真不算好,建宁虽是山区却因为生产木材、又是主要商道,被矿税滋扰的民不聊生。出了大灾,官府也不怎么管。
但本地自南宋以来就是文教重地,有浓厚的儒家认同,是当年福建第一个反元而归顺朱元璋的州府,文人笔记中对此地百姓性格的一个重要总结便是“知礼节、懂大义”。
全城的庆祝活动,给王文龙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看着那一张张激动兴奋哭泣的脸上,这些百姓值得更好的对待。
建宁大堤,不仅是一项实验工程,也是用技术改变百姓生活的希望。
府城大码头。
一艘艘内河船只自动放慢航速,船工们惊讶的看着两岸崭新的水泥大堤,以及涌上大堤欢喜庆贺着的百姓。
码头上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还有迎接的鼓乐仪仗。
福建盐运使钟昌从船上走下来,在码头上迎接他的是建宁知府朱汝器以及建宁府的一众官员,还有参与大堤修造的文人、士绅。
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参加大堤落成庆贺的官员应该是福建道御史,但现在缺官,十三省巡按御史早就凑不齐人数,这几年朝廷也渐渐选择妥协,依照孙丕杨的建议,将十三省御史的职权分到六人监管。
比如过去福建、河南各有御史班底,而如今则由掌河南道者监管福建道。今年福建道御史的工作已经正式交给河南道王业弘,两省的刑名复核、照刷文卷、纠弹、言事全部由王业弘一人负责,而且河南道靠近京城,又有专属于本道的特殊工作:考满京查、朝觐考察、军政考察、会推、年例。
光是本职工作就把王业弘忙到飞起,对于福建御史的职责,只能由福建定期把需要他复核的文件送到河南,也算是提前几百年的远程办公了。
任满一届王业弘都不太可能有时间踏足福建,巡视地方工程更不可能来,只能由钟昌代劳。
建宁通判赵少衡一脸自豪的走到钟昌面前,拱手汇报道:
“钟大人,卑职建宁通判,负责厘清此次大堤修造账目。此次大堤修造共耗时八十五日,动用民夫凡六万六千四百人,帮忙之民妇、翁妪、孩儿五万人,所费府库银钱三万六千两,各界捐银五万四千两,粮七万五千石,杂粮……修成干堤十三里六百七十步,护堤十二里三百四十步,建堤之长,超过自建宁开府以来所建大堤之总和!请大人示下!”
“好!”
“朱知府大德!”
“建阳先生高义!”
听到赵少衡说出的一个个数字,码头上围观的百姓都欢呼起来。就连工地上的工人此时都乐呵呵的荷锄聆听,监工也不斥责,这一项建宁府开辟以来前所未有的大业,是他们共同参与的结果,现在要把百姓们努力几个月的成果向朝廷展示,人人脸上都满是自豪。
(本章完)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