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点点头,在龙椅上坐下去,道:“起来吧!”
高起潜又叩了一个头,然后从地上站起来,等候皇上同他谈那个机密的问题。
就在这时候,在明亮的宫灯下边,才看清高起潜是一个身材魁梧,没有胡须的中年人,虽然他已经四十多岁,但由于保养得极好,面皮红润,看起来只像有三十出头的年纪。
同崇祯皇帝苍白、疲倦和忧郁的面容相比,完全是两种情形。
“勤王兵马虽然到了几万,”崇祯突然把谈话转入了正题,“但我们既要安内,又要攘外,就像鱼和熊掌一样,二者不可兼得。历年用兵,国家元气损伤很大,如无必胜的把握,还是以持满不发为上策。你是总监军,总要相机进止,不可浪战。”
他把“浪战”两个字说得慢一些,响一些,生怕高起潜不明白,然后停顿片刻,接着说道:“与其将这几万人马孤注一掷,不如留下这点儿家当,日后说不定还有其他用处。”
高起潜哪里还不明白,赶快跪下说道:“皇上深谋远虑,说得极是。奴婢一定相机进止,不敢激进浪战。”
“嗯,这就对了。中原腹地的流寇才是祸乱之源。”崇祯把话说完,向高起潜的脸上扫了一眼,小声问道:“你真的明白了吗?”
高起潜深知道皇上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关于那个问题只能点到这里,以下的谜底必须由他亲口揭开,于是赶快放低声音说道:“皇上勤勤恳恳,日夜操劳,自然希望国民强大,只因今日形势逼迫,既要内剿流贼,又要外抗东虏,兵力和财力两面交困,都不好办。如果与清朝议和……”
“外廷可有什么意见?”没等高起潜把话说完,崇祯打断了他,询问道。
“外廷百官似乎没有人知道此事,”高起潜毫不迟疑地撒谎道。
其实由皇帝和兵部尚书杨嗣昌秘密主持向满洲试图议和的消息,不但朝廷文武百官都已经知道,连满城百姓也都在议论纷纷,而且不但老百姓很不同意,连文武百官中也有很多人表示反对,只是他们没有抓到证据,不敢贸然上疏力争。
听了高起潜的回答,崇祯有些放心了,小声嘱咐道:“这事要与杨嗣昌迅速进行,切不可使外廷百官知道,致使密议未成,先遭非议。”
“奴婢知道。”
“还有,对鞑虏,且不可莽,要抚,一定得抚!”皇帝用坚决的口气说道,故意用了一个“抚”字,以掩饰向满洲求和的实际,在怎么样也不能失去了他大明皇帝的无上尊严。
“倘若抚事可成,”他接着说道,“国家即可无东顾之忧,又可抽调关宁铁骑与宣大劲旅,全力剿贼,一举荡平内乱。”
“皇上深谋远虑,说的极是。”杨嗣昌拍了一句马屁。
“卢象升今夜可到?”
“是,今夜可到。”
“你要嘱咐他务须持重谨慎,不可轻敌轻战。”
“奴婢遵旨。”
说罢,小太监匆匆过来禀告,“皇上,杨嗣昌杨阁老已到。”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