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也是吃了一惊,朝中这边才反应过来,青州那里颍王殿下赵顼就已经搞定了这事。
真是速度,颍王殿下的速度。
欧阳修也笑了,不管如何,颍王赵顼已经展现出了他的果断来。
这是属于颍王殿下的大功劳。
自然,赵曙是最高兴的,毕竟,赵顼是自己的儿子,哪有父亲不为儿子骄傲的?
少顷,赵曙道:“急报中,颍王说青州一地基本上都已经被朱大成和孙觉愈他们结成一张网子,这次谋逆几乎涉及当地所有官员,对于这件事,你们说应该怎么处理?”
赵顼不可能直接委派官员上任,那是越权,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所以,他只能上报请示父皇赵曙,让父皇赵曙与众大臣决断。
赵顼在青州只是暂时代管,等到青州一地的官员大部分都上任后,他还是要返回汴梁来的。
韩琦想了想到:“如今,各地官员多不胜数,调几个外地官员过去任职也是可以的。”
大宋朝啥都缺,唯独不缺少等着做官的士子。
这就是冗官的坏处,哪里都是官,谁是民,谁养官?
所以说,这次的科举改制势在必行,不改不行了,大宋养不起了。
“富弼,你认为当如何?”赵曙指着富弼问道。
说实话,富弼对这种事并不擅长,他擅长处理外交事件,擅长处理一些钱粮上的事情,可是,对于委派官员来说,他都不熟呀。
“启奏官家,臣对青州那里的人文风情只是略知一二,听闻青州民风彪悍,且盗贼居多,若想要镇得住青州城,就需要有威望的人过去任职。”
富弼心中仔细想了想青州那里的地形地貌,人文风土等后才认真对着赵曙说着。
“如果随便派去一人担任青州府尊,恐怕不能力压下面官员,造成政令不通,到时候,又会是一个烂摊子。”
赵曙点头,这一点很是现实,说明富弼想事情很周全。
对了,这时候又让赵曙想起了富弼的那位高傲的小舅子晏几道。
看来,晏几道也得往上拔一拔了,却是不能够拔的太高,他得为赵顼想着。
“这点提议不错,只是不知,你们心中谁是最合适的人选?”赵曙问道。
韩琦他们冥思苦想一番,各自推荐一人。
韩琦推荐的是司马光,韩琦道:“司马光此人威望甚高,且又是龙图阁直学士,兼任侍讲身份,他去到了青州城,定然能够压得住下面官员,处理好战乱过后的青州城。”
赵曙摇头道:“韩相公不知,司马光已被朕委任其事,编纂通志一书,那刘恕、刘攽也正是朕派去协助司马卿家的。”
司马光在历史中很是有名,想必大家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趣事,却不知他亦是大宋朝的官员,是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后来,为官后的司马光在朝中做事,很得英宗赵曙的器重,便命其编纂通志一书。
说起通志或许很多人没有印象,可是,若是说资治通鉴,不知有多少人能够恍然,原来如此。
在编纂通志前,司马光阅历代君臣事迹。
最后,司马光奏曰:“凡关国家之盛衰,系生民之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帝王所宜知者,略依左传春秋体,为编年一书,名日通志。”
于是,司马光就很光荣的跑去编纂通志一书,朝中也少了他的身影。
难得韩琦还记得他,这是好事。
听到司马光不能够前往,韩琦虽然有些遗憾,但是不得已。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