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拆迁和科举_召唤大纵横时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ww.77kkan.com

郭济正在这时,向江河汇报了消息。

“什么?申老的折子?”江河只顾着看苏双和户部递上来的采购事宜,还没开始处理礼部的事情。

“是,陛下。申尚书已候在偏殿里了,他说有大事禀告,折子早早上过了,也不知陛下看没看。”

“这倒是没有,朕这就看,又能有什么大事?”江河伸手去拿礼部的折子,突然心里一个咯噔,不会是今年的科举出了岔子?

科举在今年四月如期举行,各州考生相继入京。不同于以往,江河在建国之初的几个月就定下了完善的科举制度。参考了明清的科举,江河在有条件的县中设立县学,在有条件的州中设立州学。

每年县里举行考试,由州学政轮流县中,举办考试。不同于前世科举,县试只靠一场,却要连考三天。

考试内容以《论语》、《孟子》为主,还涉及到十三经及江河亲撰的几本自然科学书籍中的重要知识。

凡是县籍有名者,皆可报考。根据朝廷发布名额,由州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名额的确认,同时又规定,每县每年,不得少于一人,也不能多于二十人。由于发到州里的名额是平均每县六七个人,江河就可以根据需求,适量增减中试者数量。

和前世一样,县试考中者成为秀才。可于八月参加州中考试,考中者称孝廉,每年每州二至八人。

孝廉即可于次年四月入京赶考,先后经历贡试、殿试,考取进士。至于考试内容,也逐级扩大。最后一级进士,江河就给了足足三十多本书目。

这三十多本书,涉及诸子百家,社会各业。就连宋应星写下的大宋版《天工开物》也在其中。为的,就是不让这些学子独守四书五经,只会大道理,不懂真学问。

三十多本书,光是字数加起来就几百万字,看完一遍都要个把年月。(认真读书,可不是看网文。)若是加上注释、批注、释文,足足有几千万字。

江河要的就是你背也背不下来,只能略观大概。然而这些当中,还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五经更是其中之重。不过你要是光研究四书五经,别说进士,孝廉都费劲!

这套体系,江河与礼部商量足足两个月,之后还有一些改动。然而等到实施的时候,江河却不得不去益州讨灭韩匡,没能亲眼见证自己举办的第一场科举。

虽然错过了贡试,可殿试这个东西,却是江河想错过也不能错过的。好在蜀中战事刚好结束,江河也没让中榜的八十三名贡士等的太久。

之所以才选了八十三人,还是由于孝廉太少。由于是第一年,这些孝廉都不是从头考上来的,多是往年未能考中进士的考生,被州学正认可下来,来参加这次考试的。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