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七号,“东方红八号”中型科考船来到了渤海东北部辽宁鞍山附近海域。
此时的渤海东北区域由于受到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已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海上浮冰现象。
潜龙带领着全体科考队员冒着严寒,乘着“东方红八号”科考船一路航行在皑皑冰雪覆盖的海面上,进行着冬季海冰的科学考察数据的收集工作。
潜龙根据量子云海洋科考数据库相关信息了解到在公元二十一世纪的2024年1月27日那天,在渤海东北部的辽东湾海域曾经出现过一次较大范围的海冰,海冰面积达到了平方公里,覆盖了该片海域大约49.03%的海面。当时的自然资源部北海区海洋预报台曾经连续6天发布海冰蓝色警报。这是自2018年以来,辽东湾再次出现连续海冰警报。
当时造成这种冰情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东北地区寒潮和强冷空气的影响,辽东湾冰情在2024年1月下旬迅速加重。浮冰最大外缘线从1月18日的25海里扩展至1月27日的68海里,海冰面积比前一日增加了1580平方公里。当时形成的大面积海冰对海上交通、渔业、石油开采等造成影响。尤其是港口作业和航运等户外活动影响密切。
而此时的渤海东北部区域,由于突然遭受到来自西伯利亚一股强烈寒潮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的海域出现了海上浮冰现象。
潜龙,这位坚毅果敢的科考队长,带领着全体科考队员,迎着凛冽的寒风,踏上了这片充满挑战的海域。科考船缓缓前行,在浮冰间开辟出一条艰难的航行道路。
寒风呼啸而来,点点雪花纷飞曼舞,鸥鸟难觅。甲板上,队员们身着厚重的防寒服,脸被寒风吹得通红。潜龙目光坚定,指挥着船舶的航行,并时刻关注着周围的海况和气象变化。
“各小组注意,密切关注浮冰动态,及时报告。”
潜龙的声音通过船上智能通讯系统传遍了全船,沉稳而有力量。
科考队员们各司其职,海洋生物小组的成员们在有限的安全区域内进行着海水水样的采集和生物样本的搜集。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生物采集器放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尽管双手被冻得僵硬,但动作依然精准专业。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