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华夏芯片立项!_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77kkan.com

 第279章“华夏”芯片立项!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陈星重复了一遍。

早上的微信消息,顾仁确实提到了全固态电池,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说的就是这个所谓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了。

“是的。”

凌川点了点头。

他虽然没有带《硫化物固态电池》的科研资料,但研究的内容他早已经熟记于心中。

“正如我刚才所说,如果在散热领域没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或许可以等等我们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问世,因为硫化物的热稳定性比聚合物高出不少。”

刚说完,他讲述道:“根据我的研究,晶体管极限可能是在2纳米,也有可能是在1纳米,但绝不可能是3纳米,设计3纳米芯片,我有100%的信心可以完成。”

“7纳米芯片,我没有听错吧?”

不!

这绝对不是快充的极限数值。

高正谦不这样想。

“半年。”

“半年这么久?”

至于氧化物固态电池,它的导电性和热稳定性都表现极佳,但有着相对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颗粒刚性大,容易接触不良,出现突然短路的情况。

“嗯,还有个潮湿的问题没解决。”凌川微微颔首,继续讲解道:“硫化物大多能与潮湿空气反应,且化学稳定性较差,不过我们也找到解决方向了。”

可造车不同,它的可操作空间很大,刚才陈星也说了,电池包夹带液冷散热,这个办法完全可以使电池温度快速降温。

这速度已经不能用快形容了,而是神速!

因为都是自家人,陈星也没有隐瞒,把抛狗岭那边的事情说出来道:“我知道你们有很多疑问,不过我可以明确告知你们的是,代替光刻机的光刻工厂已经建成,并完成了试生产。”

“原来如此。”

很明显,他是想说会临时招募芯片人才,组建新能源汽车芯片设计实验室。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常温超导材料如果问世,第一个改革的就是电池能源领域。

而芯片的计算,其实就是0和1,一旦某个栅极漏电出错,计算的数据就会不同。

不过!

“而硫化物的颗粒较软,只需要简单的粉末冷压就能表现出很高的离子电导率。”

星闪快充只能300W?

他们有生产设备吗?

高正谦:“……”

他本想着求稳,但既然高正谦都这样说了,他也愿意承担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

一旦龙兴科技掌握新能源汽车领域,那距离搭建完整的产品生态链就越来越近了。

在得到确认后,陈星的内心也有了主意,委派任务道:“既然高首席你们团队要接新能源汽车芯片设计任务,那就即刻立项,7纳米芯片的研发吧。”

高正谦也闪过抹意外,急忙追问道:“也就是说,这光刻工厂有13.5纳米波长的极紫外光?”

众首席倒吸一口凉气。

“氧化物、聚合物以及硫化物,这三个方向的电池优缺点各不同,但硫化物却是最合适的。”

聚合物固态电池,它的开发难度最低,可导电性能、热稳定性都达不到固态电池的要求,各方面都表现得平平无奇。

众首席相互议论着。

“哪三個?”刘子衡继续询问。

在不考虑电池过温的情况下,快充技术的充电功率是无上限的。

凌川毫不犹豫回应。

因为锂电池有温度临界值,像电解质的温度是200度,而传统隔膜就40-60度,一旦输入电过大,由电阻转化的热能超过这个温度,就会引爆锂电池。

等光掩膜版制造完成,再次确认芯片内部电路没有问题,才能正式生产芯片。

他也相信,林天的光刻工厂是可以制造3纳米芯片的,因为这两人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根据世界半导体联盟发布的期刊内容,它们认为晶体管最小纳米是3纳米,一旦超过3纳米,也就是3纳米以下,就有可能出现隧穿效应,导致漏电的情况发生。

“不!”

而在会议室的另一侧,顾仁现在有点懵逼。

它的组成也很简单,有核心技术的就四个方面,电池、电机、电控和差减系统。

电池领域,龙兴科技说一句遥遥领先真不过分。

最后的硫化物固态电池,它也不是完美的,在潮湿环境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如果这点不能解决,总不可能说让用户下雨天不开车吧?

……

“好!”

“有把握吗?”

“第一款电池包,我希望它在安全的前提下,电池容量在60kWh,上不封顶,具体的车辆设计图,我后续会发你们邮箱。”

陈星重重点头,委派任务道:“既然这样,那高首席伱们团队负责3纳米芯片的研发,项目代号为华夏,六个月内,我需要见到芯片的电路设计图。”

因为纳米等级越小,栅极就会越小,一旦栅极过小,就会发现漏电的情况。

在听了凌川的讲解,陈星也对自家的固态电池有了初步认知,询问道:“那这硫化物固态电池最快多久可以商用?”

一句话概括就是,300W不是快充技术的上限,而是散热技术的上限,在不考虑散热的情况,功率可以无限大。

“嘶!难不成我们已经具备了7纳米芯片的生产条件?这可是全世界都没有攻克的纳米级数啊!”

常温超导材料至今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能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

龙兴科技每次有技术创新,他高正谦团队都没有落下,这次他们也不会落下脚步。

因为有多重曝光技术,13.5纳米波长的极紫外光,理论光刻极限是3纳米的芯片。

高正谦嘴角带笑回应。

“到仿真验证环节了?”陈星心中一喜,连忙询问道。

“汽车都有主控制芯片,总裁如果你要造新能源汽车,还要设计能源管理芯片,我们芯片实验室理应和他们一起才对。”

只见他双手放在桌面,表情严肃道:“既然13.5纳米的极紫外光已经验证成功,那7纳米、5纳米,甚至是3纳米的极紫外光肯定也八九不离十,我建议是要么上5纳米,要么就是3纳米拉满。”

最新研发的固液混合锂电池,就是用聚偏氟乙烯基聚合物,充当电池的隔膜,让它的耐热性能走上了新的台阶。

但光刻3纳米芯片,需要四块光掩膜版配合,光刻步骤和成本太大了,7纳米只需要一次,各方面的性价比都是最高的。

在听了陈星的解释,高正谦却摇了摇头道:“300层堆叠技术的存储芯片已经尾声了,十天内就可以试生产,新能源汽车芯片我的团队当仁不让!”

在他看来,哪怕其他光源不能使用,只要13.5纳米的极紫外光能用就行了。

可现在!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