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实行海禁主要是为了防止倭寇和金银外流,而不是禁止国际贸易。明朝的海禁禁止的是民间互市贸易,以此来推行官方主导的朝贡贸易。这种朝贡贸易在郑和下西洋活动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国家通过这种垄断贸易赚取了巨额的利润。不过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垄断很快被民间走私所摧毁,造成倭患和走私愈演愈烈,明朝的朝贡贸易体系名存实亡。最终在隆庆时期,明朝不得不开关贸易,开放了月港,允许民间百姓贩运东西洋。
而且明朝的海禁不死板,和西方的交流仍然在维持,特别是明朝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不排斥。隆庆开关后,明朝已经和世界重新接轨。明朝不仅通过海禁赚取了大量的白银,而且利用传入的西方先进技术和科学文化,实现了军事的革新和对世界的新认识,海防也大为巩固,在和葡萄牙、英国、荷兰等西方殖民者的交锋中都占了上风。
常宇是一个野心家,他的版图显然不仅仅是大明现有的陆地,所以郑家的线他一定要搭上,所以数月前他才刚上位时,便秘密调动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带着他的拜把兄弟方八走水路前往福建联络郑家。
郑芝龙在崇祯元年九月通过熊文灿投降朝廷,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坐镇闽海,保护大明的海岸线,打击海盗倭寇以及荷兰人,可以说大明的整个东南沿海都在他的保护之下,相当于大明海军总司令,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没啥人敢招惹他,甚至还得看他脸色,更不要提眼下风雨飘摇中的朝廷了。
郑芝龙现在已升任总兵官,在老家泉州晋江安海镇修了大宅子安居乐业(永历九年被郑成功放火烧了)至于他儿子郑成功才只是个二十岁的毛头小子,年前才托关系弄到南京国子监上大学,后因为闯贼东征以及白旺北伐开年就没去上学,却没想到被人找上门了。
那时候的常宇名声还不大,甚至这边都还没听到过他的传说和名头,但当一帮锦衣卫和东厂的人登门送来大明东缉事厂督主的拜帖时,便是一向骄横眼高于顶的郑芝龙惊讶之余也沾沾自喜。
常宇遣人来就三件事,第一结交,第二帮郑成功转学从南大转到北大,第三拜托郑芝龙帮他大规模收购番薯和土豆并遣船走水路送到京畿。
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因为事关京畿民生,蝗灾,大旱使的河北河南以及山东部分地区颗粒无收,百姓无粮饿殍遍地。
土豆和马铃薯都是易栽易活抗旱又大产量,简直就是灾年的大救星。
常宇向郑芝龙保证,所有费用到京城立即结算,他以东厂督主的身份和名誉作保。
郑芝龙几乎没有一丝迟疑就答应了,虽然他不认识甚至没听过这个太监的名头,但他看出了这个太监的诚心和诚意,他也需要交这种朋友,大明谁的权利最大,当然是皇帝了,自东厂起其历代督主权势都和皇帝差不多了。
于是郑芝龙一边忙着处理常宇的请求,一边遣人北上打听这个太监,一个月之后传来的消息让他震惊不已,好家伙,天纵之才啊,小小年纪竟能力挽狂澜在京畿横扫闯贼和鞑子,这简直就和自己在海上一样牛逼啊!
这个人一定要交,于是郑芝龙放开手垫资为常宇收购番薯,土豆,除此之外还有粮食,陆续发船百余艘,并遣海军沿途保护,他儿子郑成功亲自率队进京。
常宇这段时间忙着南征北战,几乎都忘记了这茬,此时锦衣卫送来消息他一怔之下,连连大呼好,好,好。
“督主所说的那个什么土豆和地瓜,好吃么,当真产量大的惊人?”李慕仙很是好奇。
一说这个常宇就来了精神:“简直好吃的不得了,那土豆煮着可以吃,蒸着也能吃,还可以做土豆泥,薯条,薯片,酸辣土豆丝,哎呦,卧槽好久没吃酸辣土豆丝了,还有那烤地瓜,蒸地瓜,地瓜粥……”说着说着常宇的哈喇子就流了下来,可笑的是李慕仙明明没见过但听小太监这么说他竟也忍不住的咽了咽口水:“打完仗咱们赶紧回京去,贫道也要尝尝到底有多好吃!”
常宇闻言一愣,随即苦笑:“何时回京不是本督说的算,得看左良玉啊”。
………………………………
昨天发现有个书友全书订阅,激动的一笔,感谢书友支持,有票上票哈。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