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7 避讳与罢市_北宋穿越指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ww.77kkan.com

现在还只有人名需要避讳,再过几年连地名都得改,比如龙泉县改为泉江县。而且科举考试,文章里也不能带君、主、龙、天、万年等字样,简直要把考生给逼疯。

于是乎,朱铭上班之后,经手的第一个事务,便是督促本年级的学生改名。

吃过午饭,朱铭把陈东叫来。

“伱是斋事人(班长),改名之事须认真执行,”朱铭叮嘱说,“此次私试若考得好,便让你做外舍职事人(一年级的学生会长)。”

“是!”

陈东领命,忍不住说:“此次避讳,实在有些过分,哪有姓氏都避的?太学之中,便有人姓龙。人家姓了几百上千年,竟然要被逼着改姓,官家未免过于霸道了。”

朱铭告诫道:“这种话,在我面前说便可,到了别处不能再讲。”

“我晓得。”陈东嘀咕道。

朱铭又拿出陈渊的书稿:“誊抄之后还给我,私下学习,不可声张。”

这份书稿,包含《我本》、《方矩》、《道用》、《纲常》、《农学》、《数学》、《物理》、《几何》等内容。

特别是农学、数学、物理、几何,占用的篇幅最多,陈渊没有写清楚的,朱铭还执笔给补上。

农学篇,直接搬来朱国祥的农学书稿。

封面作者有三人,排序为:朱国祥、陈渊、朱铭。

陈东拿到书稿,快速翻阅其中内容,顿时如获至宝:“此真济世之书也!”

朱铭再次叮嘱:“在誊抄完毕之前,不可招摇,尽快把正本还给我,避免奸党下令焚书。”

陈东郑重点头:“学生只邀两三个信得过的,同时誊抄此书,尽快把书稿抄完。”

半下午,1500名一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把改过的姓名报上来。

被迫避讳者,足足近百人,多带有君字、主字、天字、龙字。

朱铭叫来谢伦:“把学生名册重做一份,做好了交给我过目。”

谢伦回去,又叫来学吏:“重做一份。”

琐事都不用自己动手,朱铭靠椅子上看书,每天的工作便是这般清闲。

他这两天,正在读《列子》,纯粹当小说看。

《三传》、《老子》、《庄子》也打算学学,反正属于太学必修课,可以偶尔站在教室外旁听。

看书半小时,朱铭离开办公室,骑着马儿下班回家。

路过一家官办煤炭铺子,却见店外排起了长龙,好些百姓挑着箩筐来排队买煤。

什么情况?

就算煤炭半价出售,也用不着这样吧。

朱铭立即下马,问一个正在排队的百姓:“你们为何都来买炭?“

那百姓不认识朱铭,见他穿着官员常服,便回答:“炭行罢市了,若不多屯些,今后怕是有钱都没炭烧。”

朱铭指着官办煤炭铺:“这不在开门做生意吗?”

那百姓说:“官铺还在卖,私铺已经关了。听说外地的运炭船,也不会再来东京,那些炭商全都要罢运。”

朱铭翻身上马,朝着州桥那边奔去,张家和车家煤铺果然大门紧闭。

把商人逼得没活路,那是要集体罢市的。

罢市行动,有行会主导。

宋代的商业行会很牛逼,他们内部制定统一价格,禁止会员随意降价、打折促销。也会制定行业规范,会员必须严格遵守。

但其真正作用,乃是抱团取暖。

即联合所有商贾的力量,对抗官府的肆意盘剥。

面对科配摊派,可以跟官府讨价还价,尽量减少商人的损失,遇到困难也是大家一起分摊。

比如熙宁六年,东京肉商被盘剥过度,肉行行首徐中正闹着要罢市,借此获得与官府谈判的胜利。朝廷甚至因此颁布“免行法”,让各大行会按时交免行钱,今后不必再给官府提供物资和劳役。

这次童贯率军征讨西夏,同样引发了长安罢市。

北宋战争时期的军用物资,如果出现短缺情况,由户部(以前是计司)调拨现金,再拿钱向地方商人采购。

前些日子,户部勒令陕西两路商贾,一律降价40%,把各种物资卖给童贯做军需。

商贾不堪盘剥,长安各行各市,全部停止营业以示抵抗决心。

朱铭弹劾石炭司,只弄倒了几个小官。

蔡党把怨气撒在商贾身上,趁机勒令商贾降价,想要把更多炭商逼破产,还不准运煤商再卖煤给私营铺子。

煤炭铺的商人,还有外地的运煤商,当然不愿坐以待毙,居然联合起来罢市。

城内私营煤炭铺全部歇业,外地的运煤船不再过税场,把一船船煤炭原封不动运回去。

一般而言,商贾不会选择罢市。

除非,官府已经把他们逼得活不下去!

朱铭看着那些排队买煤的长龙,心里笑开了花,闹得越大越好啊,否则自己去哪里进货?

gu903();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